【导读】岗位津贴和职务津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津贴和补贴是指基本工资外,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补贴;简单地说,津贴与补贴都包含在工资当中。
职务津贴和岗位津贴的区别
岗位津贴和职务津贴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适用的对象不同,岗位津贴没有领导责任,职务津贴是负有领导职责的岗位津贴。
岗位津贴指的就是职务津贴。职务津贴是指为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而建立的津贴。它是为担任各种职务的职工而采取的一种补偿形式,也是职务等级工资制度的一种补充。实行职务津贴有助于改变某些职工的职务与工资不相适应的状况。
岗位津贴可以对那些在特别繁重、艰苦、有损健康等条件下从事劳动的劳动者的额外劳动消耗和额外生活费用支出进行补偿,保证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根据生产性质和劳动条件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津贴项目。
基本工资和岗位津贴的区别
一、基本工资与岗位津贴的区别:
(一)含义不同。
1、基本工资,即劳动者所得工资额的基本组成部分。
2、岗位津贴是指对特殊条件下工作的劳动者的额外劳动消耗和额外生活费用支出的补偿形式。
(二)种类不同。
1、基本工资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较之工资额的其他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来说,在企业中,基本工资是根据员工所在职位、能力、价值核定的薪资,这是员工工作稳定性的基础,是员工安全感的保证。同一职位,可以根据其能力进行工资分不同等级。
2、岗位津贴从津贴的管理层次区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或地区、部门统一制定的津贴、补贴;另一类是企业自行建立的津贴、补贴。国家统一建立的津贴,一般在企业成本中列支;企业自建的津贴,一般在企业留利的奖励基金或效益工资中开支。
(三)特点不同。
1、基本工资具有公平性、公开性、固定性。
2、岗位津贴根据生产性质和劳动条件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津贴项目。
二、合法性。
根据国家统计局1990年1月1日颁发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90年1月1日局令第1号)和《〈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以及劳动部颁发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和《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劳部发[1995]226号)的有关规定:
1、劳动者的全额工资是指其每月所收入的基本工资(又称标准工资)与辅助工资(又称非标准工资)之总和,即实得工资。
2、劳动者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例如工资总额组成中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就是基本工资。再具体些说,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均属基本工资。
3、劳动者的辅助工资是指基本工资以外的各种工资。例如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附加工资、保留工资等等。
岗位津贴算固定工资吗
1、一般企业喜欢把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和各种补贴都分门别类的填,但是对财务来说,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金以及各种各样的补贴,只要是固定付给员工的,就是工资。
2、岗位津贴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或地区、部门统一制定的津贴、补贴,还有一类的是企业自行建立的津贴、补贴。国家统一建立的津贴,一般在企业成本中列支。
3、劳动者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也称标准工资。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工资是职工劳动报酬的主要部分。是企业或者是公司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
4、工资总额一般是用人单位在从事统计、缴费等劳动工资工作中常用的和全部的工资是有挂钩的。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占比
基本工资:劳动者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也称标准工资。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工资是职工劳动报酬的主要部分。
岗位工资:以岗位权利、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劳动技能、重要性、安全系数等评价要素确定的岗位系数为支付工资报酬的根据,工资多少以岗位为转移,岗位成为发放工资的唯一或主要标准的一种工资支付制度。 岗位工资制度是一种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符合的薪酬管理办法,具有较好的分配激励作用。
绩效工资:分为广义绩效工资和狭义绩效工资,广义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Merit pay)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绩效工资是以对员工绩效的有效考核为基础,实现将工资与考核结果相挂钩的工资制度,它的理论基础就是"以绩取酬"。企业利用绩效工资对员工进行调控,以刺激员工的行为,通过对绩优者和绩劣者收人的调节,鼓励员工追求符合企业要求的行为,激发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努力实现企业目标。
稳定或者稳定发展的企业,一般可以参照:
普通员工: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从比例为80%和20%;
中基层管理: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从比例为70%和30%~60%和40%;
高层管理: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从比例为60%和40%~40%和60%;
销售人员:基层比绩效工资(佣金、奖金等)占60%以上,中层和高层绩效工资的比例要低一些。
技术人员:基本工资+绩效工资+项目奖金的方式,一般前两者基本工资比例要大些,后者额度要大些。
基本工资包括哪些
基本薪酬主要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国际会计准则》称企业员工为雇员,中国将企业员工称为职工而非雇员。
基本工资怎么算
1、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为365天减104天(休息日)减11天(法定节假日)等于250天。
2、季工作日为250天除以4季等于62.5天/季。
3、月工作日为250天除以12月等于20.83天/月。
4、工作小时数的计算是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5、日工资和小时工资的折算,在计算日工资和小时工资的时候,天数为365天减去104天,除以12月,得出的结果为21.75天。
6、小时工资为月工资除以21.75天,然后除以8,日常的加班则按照1.5倍计算。
7、双休日则按照两倍计算,法定节假日则按照三倍计算。
8、工资是员工的基本劳动报酬,劳动者应清楚其计算方法。
岗位津贴什么意思
岗位津贴是指对特殊条件下工作的劳动者的额外劳动消耗和额外生活费用支出的补偿形式。劳动条件和岗位的不同,劳动者在相同时间内所付出的体力和脑力往往是不同的,支出的生活费用也有差别。工资等级制度不能完全反映这些差别。岗位津贴可以对那些在特别繁重、艰苦、有损健康等条件下从事劳动的劳动者的额外劳动消耗和额外生活费用支出进行补偿,保证劳动者的身体健康,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根据生产性质和劳动条件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津贴项目。
津贴,是指补偿职工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及生活费额外支出的工资补充形式。常见的包括矿山井下津贴、高温津贴、野外矿工津贴、林区津贴、山区津贴、驻岛津贴、艰苦气象台站津贴、保健津贴、医疗卫生津贴等,此外,生活费补贴、价格补贴也属于津贴。
岗位津贴一般怎么算
基本工资岗位津贴按照加班费的工资以劳动合同规定的工资标准为基数计算,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是指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正常出勤月工资,劳动者工资由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和绩效工资构成。
基本工资和岗位津贴应当作为计算加班费基数,绩效工资按业绩考核上下浮动的不能作为计算加班费基数,但属于每月固定数额的也应作为计算加班费的基数。
什么情况下可以扣岗位津贴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因此,如果你与单位事先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了职务津贴且你目前仍担任该职务的,单位无权取消职务津贴。单位违法取消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相关问题
一、绩效奖是岗位津贴吗?
不是。绩效奖:一个企业的成就可能有很多种,达成业绩目标也许并不是企业经营的惟一成果。但是,由于企业本身只有依赖利润才能存在,所以企业经营者当然要特别追求业绩方面的成就。为了达成业绩目标,许多企业部非常普遍地给予员工绩效奖励。
二、自动离职,职位补贴跟岗位津贴有得拿吗?
如果您最后一个抄月还是在原岗位工作,那么必须要支付你相应的岗位津贴,如果你最后一个月工作时间主要是文书资料、办公用品、人事资料等交接工作,那么公司可以适当减少你岗位津贴,这个你可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要求公司补偿。如果你在原岗位一直工作到离职,那么公司不发给你岗位津贴是不符合劳动法的。
三、所有员工都会有津贴吗?
津贴,是指补偿职工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及生活费额外支出的工资补充形式。津贴分配的唯一依据是劳动所处的环境和条件的优劣,而不与劳动者劳动的技术业务水平及劳动成果直接对应和联系。所以,津贴的发放不是针对接受者是什么身份,而是接受者是否符合一定条件。
本文转载自社保查询网